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 评《宋才子传笺证》
- 叶逢春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出...
- 饾版精印与大众画谱之完美结合——...
- 《天下郡国利病书》流传考
- 近代文献整理的重大成果
- 突破正史记载的限制——读《两汉之...
- 简评《清康熙廿四年〈潼关卫志〉校...
- 立言不朽之域 传诵学术之林
- 《杂体诗歌概论》简评
- 变局中的坚守——晚清士大夫王振声...
- 一部全面研究司马迁与《史记》的学...
-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诞生记
- 图解中国静力性体育的典型代表——...
- 乾嘉风流 浙东殿军——黄式三《周...
- 广陵版的《扬州评话:王少堂》荣获...
书讯书评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发布时间:2010-11-9 0:00:00 作者:郭时羽






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文人之一。作为北宋最重要的兼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三位于一体的人物,当其手持天下权柄之际,锐力推行新法,一言可使天下惊;其《三经新义》等著作,成为官方教材,“新学”一时席卷天下。而当变法失败,王安石黯然退隐,新法几被全盘否定;至南宋时,理学家更是将“新学”称为变乱祖宗法度而致北宋亡国的理论思想根源,意图全盘打倒。然而,无论是王安石得意还是失意,他的文学成就,却始终得到高度评价,无人能够随意抹杀,即便是政敌,对其诗文也不得不拱手称道。
王安石博学多才,作诗喜用典故,且往往与当时政治状况紧密相关,故为其诗作注实非易事。据宋代文学研究大家王水照教授统计,历代为王诗完整作注的只有南宋李壁的《王荆文公诗笺注》一种。李壁是南宋著名史学家、《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李焘之子,家学渊源颇深。他曾谪居王安石的故乡抚州,出于对王安石诗作的喜爱,遂四处搜访遗迹,调查版本,辑佚补缺,网罗资料,作成《王荆文公诗笺注》。此书不但注释精当,而且比通行的《临川先生文集》多收数十首佚诗,甫一问世,便广受好评,刘辰翁还专门对此书进行评点。但遗憾的是,因为年代久远,李壁此注本在流传过程中渐有散佚,国内一度难以见到全本。
1984 年,王水照先生在日本发现朝鲜活字本《王荆文公诗笺注》,经与国内通行本比较,该本注文多出一倍左右,且附有“补注”和“庚寅增注”,保存了宋刻李壁注的原貌,故将其带回国内,于1993 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
此后,原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现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高克勤先生开始致力于对李注的点校工作。高克勤先生是著名的王安石研究专家,沉潜于该领域二十余年,有多种相关研究著作行世;又长期从事古籍整理的编辑工作,有深厚的文史功底和丰富的古籍整理经验。他以朝鲜活字本李壁注为底本,校以嘉靖本、龙舒本、清绮斋本等各本,既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李壁注原貌,又修正了千年流传过程中的刻误、缺漏等不足;同时加以新式标点,并加专名线,极大地方便了读者阅读。
十年磨一剑,经过多年打造,标点本《王荆文公诗笺注》即将问世。此书已列入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书前除历代学者相关序言外,还有《王荆公年谱》,正文共50 卷,书后并附有诗名索引。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无论王安石的政治地位如何起伏,其在文学史上之地位始终不可动摇,千载以来,获得无数文人学者的喜爱与赞佩。也是出于这种爱好,宋人李壁为之辑佚笺注、今人王水照先生着意寻求版本、高克勤先生精心标点校勘,共同成就了这样一本王安石诗笺注的经典之作,相信此书必将成为王安石研究者、爱好者的案头必备。
(《王荆文公诗笺注》,高克勤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预计2010 年12 月出版,估价平装127.00 元,精装142.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0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