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一个书生的抵抗——《罪惟录》编后
- 评《宋才子传笺证》
- 叶逢春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出...
- 饾版精印与大众画谱之完美结合——...
- 《天下郡国利病书》流传考
- 写在《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齐如山小说...
- 琴书遗珍——《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
- 格高调响 境思隽永——新版《千首...
- 绘制《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的学术地...
- 一部内容丰赡的道教史籍——《茅山...
- 一部秦汉法制史研究的力作
- 《〈清代学者象传〉研究》之我见
- 重读《华国月刊》
- 留得住的乡愁——《江苏历代方志名...
- 皇皇者华——凤凰出版社《足本皇华...
- “建筑师”朱舜水——《学宫图说译...
书讯书评







这是一个王朝的余音,这是一个书生的抵抗。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变,明朝大势已去。这一年,一个书生举起了笔。
查继佐(1601—1676),字伊璜,明亡后改名左尹,字非人,浙江海宁人,崇祯六年举人。查继佐曾在明末鲁王政府中任职,亲历沧桑巨变,国破家亡。鲁王政府覆亡后,查继佐辗转回乡发愤著书立说。此前,他已于崇祯十七年始修明史,易稿数十次,历二十九年方成。期间,清廷“文字狱”阴风甚炽,查继佐曾罹庄廷鑨私刻“明史”案下狱。于当时情势下,他冒死著书,为故国存史,其孤心赤忱昭然。
查继佐所著《明书》,后改名《罪惟录》,为一部明代纪传体史书。《罪惟录》的史料,有作者亲历者,有耳闻于当事人者,亦有采自庄廷鑨《明书》以及明纂国史和实录者,多有清廷官修正史所未录者,于史迹人物,亦有品评臧否,特于南明史事,描述颇详,可谓存心之作。国破家亡,而史不可亡,铁笔如椽,汗青心祭,洋洋百卷,有明二百余年数千人物是非功过,怆然笔底,可谓一部明代历史煌煌巨作,一代遗民故国悠悠之思。
该书写成后,即复壁深藏,秘不示人,冀以免祸。原稿涂抹殆遍,不可卒读。辛亥革命后,始见于世,藏于吴兴刘氏嘉业堂。1931年,张宗祥借得嘉业堂所藏原稿加以校补,《帝纪》二十二卷,《志》三十二卷,《列传》三十六卷,重新厘定共一百零二卷。1936年,商务印书馆据该藏本影印出版,收于《四部丛刻》三编中。浙江古籍出版社于1986年将《罪惟录》点校排印出版,在四部丛刊影印本的基础上又补校了一些内容,并对原书的个别错简进行了修正。本次出版,以本社原有排印本影印,并修正若干文字错漏。
三百余年间,江山几度易色,而那史笔卓然,丹心碧血,故纸不曾褪色。
(《罪惟录》(全8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定价9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