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关学编注释》评价
- 评《宋才子传笺证》
- 叶逢春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出...
- 饾版精印与大众画谱之完美结合——...
- 《天下郡国利病书》流传考
- 一部研究朱彝尊及清初政治、文化世...
- 萃聚理学精髓 嘉惠学术之林——评...
- 版本目录学的思考与实践(中)——...
- 古籍整理研究的新创获——评王京州...
- 华章溢彩 翰墨飘香——读《中国社...
- 当代陆云研究新成果——《陆士龙文...
- 说唱传千古,累累成贯珠
- 国内第一部家训文献工具书出版—评...
- 只眼独具话辛亥
- 评《秦汉文学论丛》
- 《光明日报》:明代书坊与小说研究
书讯书评







冯从吾,今陕西西安市人,晚明大儒,关学干城。儒林称他为明代高陵吕柟之后,“盖统程朱陆王而一之,集关学之大成者”。冯从吾所撰的《关学编》,是一部具有国学史价值的儒家理学著作,他自述“为吾乡之理学作”史传,以便使“关中之学益大显明于天下”。从晚明学术史的发展情况看,冯从吾撰《关学编》根本用意在促使关学进一步补救朱学之“支离”,又力求摆脱王学之儒佛融合倾向,恢复儒学本旨及道统,并在他的其他专著中“在本原处透彻,未发处得力”加速引导关学原儒化过程。先生此作,取自史传,补自可考文献,考证实迹,平等择录,取舍得当,以年代为编次,脉络清晰。
《关学编》总结了关中理学的发展,所传始于孔门弟子秦祖,终于明代王之士,共四十七名儒传,汇于此集,撰其生平传略及其学术思想,着重记述宋金元明关内理学学术流传,至此“关学史”梗概已具。撰者借史传以阐发儒家学统道统,为后人了解、学习、研究理学提供了一部言简意赅的珍贵文献,被世人视为探索宋明理学,研究“关学史”之入门教材。从明万历年起,此书增刊不绝,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此书虽不是大部头,但时代跨度长达五个半世纪之久,历四个朝代,期间政治风云迭起,经济变革持续,学派林立,争鸣不断,涉及众多的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
《关学编》明代无单刻本,原书与撰者的其他主要理学著作一起,由时巡按陕西的毕懋康合刻为《冯少墟集》,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刊出。清代收入《四库全书》,乾隆末年至光绪年间,陆续增订编续,其单刻本,也相继而出。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包括台湾地区)有如《冯少墟文集》等出版,大致都为明清版的影印或点校本。
此次三秦出版社所出《关学编注释》,校注者除根据古本点校,对字句做注外,还依据《宋史》、《金史》、《元史》和《明史》等,将《关学编》涉及的人和事以及理学学统等通过注释、题解给予诠释,使之脉络更清晰,对关学的研究具有提挈纲维的效应,这是本书特别值得推荐的地方,也是前代学者没有做过的工作。
冯从吾与其东林挚友们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与自觉的学术担当,虽经世坎坷,却坚持直言敢谏,坚持办书院讲学,传授正学,抨击时弊,批评王学末流的空疏之弊,可谓“冷风热血,洗涤乾坤”者。本书为此另附冯从吾五篇代表作品选辑及《少墟传》等予以注译,以期反映儒家理学之精要,彰明冯学之明理达意、笃实切明学风,昌明关学之博大精深、关中民风之厚重质直。
相信此书的出版,定会为儒学特别是关学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冯从吾研究亦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带动更多有志之士参与古籍整理保护工作。
(《关学编注释》,三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定价28.00元)